溝則通, 不溝則碰
前陣子出席了教會安排的溝通工作坊, 為自己做人處事方面作了一次很好的複習. 因此很想和大家分享.
其 實人能表現出來, 讓其他人看到的, 如表情, 動作, 說話等, 只是冰山一角. 人內裡還有很多東西, 像價值觀, 期望, 渴望等, 平常根本沒有機會顯露出來, 這些冰山底層的東西, 其實很多很豐富, 直接影響著我們的行為表現. 因此, 如果只從某人的行為表現來判斷他, 往往導致誤解的爭執.
舉例說: 一對新婚夫婦, 行禮擺酒翌日下午便程渡蜜月, 太太一早醒來, 見廳中飯桌上只有四片方包和一小片牛油, 頓時板起臉來, 並下了總結: 丈夫不愛我! 丈夫醒來, 滿懷欣喜, 但一出大廳, 見妻子盛怒, 不知何事. 及後了解多點, 方知道妻子娘家習慣在家中準備豐富的早餐, 因此覺得丈夫只給她四片方包, 肯定是不愛她了. 但新郎習慣在外吃早餐, 這數片方包, 是他昨晚在極累的情況下掙扎買回來的, 這麼少量, 是因為他預計即將渡蜜月, 怕食物會浪費. 在新郎眼中, 這已是很體貼的了. 不是錯與對的問題, 只在乎是否願意多作理解.
人的反 應, 往往由感觀開始, 接收感觀以後, 人自然會作解釋, 因而生出某種感受, 還有願望, 然後才演變成表現出來的行為. 以例子說明之: 你碰到某某, 跟他打招呼, 但對方沒有回應 (感觀 – 眼睛看到對方不理睬自己). 你的解釋是, 他有意扮作看不見你, 他看不起你. 你心裡很難受, 受了傷害, 也很憤怒. 你的願望是告訴別人你的感受, 於是你向別人傾吐…
最後, 給你們一題習作: 嘗試每天找一件生活中的事情, 以上述的流程, 分析一下自己的行為. 慢慢的, 希望你可以為自己鬆綁!
一天一百件三文治
上課前, 沒有太多時間, 多到學校餐廳買件三文治和盒裝飲品便上課去. 每次到三文治的counter, 也見到這位嬸嬸. 她很勤快, 也很純熟, 碰上大仙這類不炕底人士, 嬸嬸一手拿起麵包, 另一手已開始塗牛油, 火腿蛋不消一會放好了, “要不要沙拉醬?” 手起刀落, 一分為二, 入袋, 大功告成 – Easy Job. 最花時間的, 要算是公司三文治了. 老實說, 大仙就不會在急趕的情況下, 仍要求這麼費時的非一般享受了. 話說回來, 嬸嬸還是游刃有餘, 將眾多繁複的材料有條不絮的放妥, 切開四件, 各再以竹簽貫穿, 入袋, “吃的時候要拿著竹簽o阿, 否則會很容易散開的. (笑)”
要是大仙在嬸嬸的崗位, 一天要做一百件三文治, 我會成個怎麼樣子? 還會有心情作溫馨提示嗎? 嬸嬸令大量近乎或已經遲到的學生, 得享飽飫. 工作千篇一律, 卻值得尊敬.
朋友排行榜
近日為攪大project, 感到非常煩惱. 直接派帖, 不知人家怎想, 也許別人覺得被攔途截劫, 那不太好. 於是改變策略, 先問後派. 可是煩惱不見得減少, 問了這位不問那位, 那位又顯得不高興. 到處見人便問, 讓人覺得你濫, 太高調, 也容易碰釘子. 幸好現時進度良好, 大仙這邊已接近完成階段, 餘下便是變形俠醫努力的時候了.
聯絡一眾朋友的過程中, 感觸良多. 好像做了一次朋友排行榜. 大仙乃薄皮一族, 邀約之前必先衡量食檸檬的機會有多高, 預算不大會被拒, 方才放心出手. 一些朋友相識多年, 一直認為對方是相識於幼時的朋友, 說話直接好了, 不用婉轉兜圈, 也一心以為對方會為自己的出嫁感到高興, 冷不防對方冷淡至極的回應, 心情直插到谷底. 好像過往自己做了多年瓜, 枉花了心思, 自作多情.
你在自己的心中做了一個朋友排行榜, 人家何嘗不是. 人家冷淡回應, 也怪不得人, 只是大家的排名不同罷了. 平日沒太多接觸, 大家怎樣排名均放在心裡. 祕密未被披露, 一切安好. Pandora box 一旦打開, 一切再不一樣. 然而可能這才是該呈現的真像吧.
可幸有失必有得, 有些朋友, 可能只是比較談得來, 信口一問, 卻得到真摰的祝福, 令人喜出望外.
再見金鉤傘
金鉤傘, 以其小巧的金鉤得名, 伴大仙不下十年, 輕巧實用, 外型美觀. 為此, 大仙至今沒有想過要貪新棄舊. 一直習慣置它於手提袋中, 雨時擋雨, 晴時防晒, 很管用. 中午外出吃飯時, 也會隨身攜帶.
想當年金鉤傘初服役時, 賣相比現在還要好不知多少倍. 傘鉤下有一圈小小的金屬配件, 用以固定摺起的傘骨子. 當年大仙一位好友一時手癢, 將那小小的金屬配件, 順著金鉤拉了出來. 從此, 小配件鬆脫了, 金鉤傘的傘骨子就沒了束縛, 自由自在的散開. 即使如此, 大仙也沒有想過要放棄它.
但前兩天放工時, 遍尋金鉤傘不獲, 心焦萬分. 赫然想起中午與同事們吃飯時, 金鉤傘還好端端的. 應該是大仙飲飽食醉後, 粗心大意的把它遺下了. 大仙只好立即致電酒樓, 望能完傘歸還. 可惜~!可惜~! 酒樓職員沒有找著.
我想這次是時候放手了. 再見了, 我的金鉤傘.
上天給的多一次機會
有些朋友, 本是知己老友, 一同上學逛街傾心事, 共渡了充滿夢想和困惑的青蔥歲月. 不知怎地, 隨著年月過去, 友誼漸漸沖淡, 漸漸沒有找對方的衝動, 多年以後再見面時, 感覺很陌生. 不斷搜索久被遺忘的回憶, 才能找到當年交心相知的一點點證據. 即使多想重拾當年的感覺, 也是徒然, 中間就是隔著一層紗, 接觸不良就是接觸不良. 多可惜!
忽然你在新朋友中遇上一個她, 滿是你那某舊友的影子. 同樣爽朗愛笑, 稍胖,不忸怩, 不怕吃虧, 愛照顧別人. 你倆談得很投緣, 你跟她好像有說不完的話題, 就像認識了很久很久的老朋友.
這一回, 你很珍惜, 珍惜得有點小心冀冀, 因你深信, 這是上天給你的多一次機會, 讓你再次遇上這舊友, 只是盛載的驅殼不同吧!